鑫桥投资官网

CN EN

人工智能 赋能世界经济

发布时间:

文章来源:金融时报
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,人工智能正日益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,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量。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不断融合,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鲜明特征之一。大模型作为生产力工具,可以与传统产业进行“数转智改”结合,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赋能者。

据世界经济论坛《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》预测,到2025年,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将影响近40%的工作岗位,取代其中一些岗位,但人工智能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取代的岗位数量要多1200万个。事实上,很多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安全地利用人工智能。高盛集团预测,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在10年内将生产率每年提高1.5个百分点,并使全球GDP提高7%,额外产出7万亿美元。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,生成式人工智能每年将为全球经济增加4.4万亿美元的价值。麦肯锡此前曾预测,人工智能将在2035年至2075年间实现一半的工作自动化,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在科技领域大放异彩。报告称,“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工作模式,通过自动化来增强员工个人的能力。”华为预测,到2026年,人工智能会产生2500亿张以上的高质量图片、7000多万部短视频。

近年来,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,是数字经济的新赛道和竞争新热点。大模型是当下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,也是人工智能竞赛的主战场。随着行业化、专有化大模型的出现,大模型落地企业级场景的案例将愈加丰富。而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,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,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。与此同时,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。换言之,人工智能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,其所蕴含的风险与挑战也不容忽视。

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,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。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《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》显示,近四分之三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人工智能将在2024年加速发达经济体的创新,而低收入国家在这方面的步伐滞后,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技术鸿沟。人工智能具有帮助解决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潜力,但也带来了扩大现有“数字鸿沟”或创造新“鸿沟”的风险。全球需要共同努力,使国际社会能够公平地获取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。除此之外,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,关注伦理、法规和社会可持续性问题也显得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