鑫桥投资官网

CN EN

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

发布时间:

文章来源:未知

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。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。如何正确决策、有力行动,带领人民走出贫困,对很多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执政课题。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,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。外国媒体和国际人士普遍认为,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,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。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,有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早日消除贫困,为世界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。

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

2月25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庄严宣告,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,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。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12.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,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。法新社报道称,根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,中国的极端贫困率从1990年的66.3%下降到2018年的0.3%。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,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%以上。现在,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完成了义务教育,达到了全球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。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(PTI)报道称,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减贫目标,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。

“绝对贫困在中国已成为历史。”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杂志在介绍中国的扶贫经验时如是说。《经济学人》杂志认为,中国脱贫标准是综合性的,不仅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标准,而且吃穿不愁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,通过提供更多保障和机会,让脱贫攻坚成果更可持续。欧洲科学院院士、瑞士工程院院士迪迪埃·索内特也表示,中国对全球范围内减贫事业有着重要贡献,这一成功取决于中国特色的体制,中国能够积极设立目标,并具有调动大量资源去实现目标的能力,这真的是十分了不起。

“过去10年,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。”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·古特雷斯高度赞扬中国减贫成就。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主任土井俊范也认为,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,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,特别是在经历疫情的艰难时刻,中国完成了这一目标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。

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

在世界的很多地方,贫困仍是一个主要问题。在非洲,大约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贫困中,而中国的脱贫成就也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成功方案。“中国脱贫成就令人瞩目,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,推动全球脱贫进程。”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詹姆斯·林奇表示,中国大力发展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,加大对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领域投入,完善社会福利体系,提升人民福祉,有关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。

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,荷兰《忠诚报》报道称,“十三五”期间,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,中国政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元,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.5万个,累计帮助358万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;易地扶贫搬迁带来巨大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,“帮助民众摆脱贫困的过去,走向富裕的未来”。路透社对此持相同看法。该社在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表示,根据四川省的标准,贫困户每人只要出2500元人民币,就可以住进配有天然气灶、热水器的新房,剩下的资金由政府筹措。为更好地安置搬迁村民,政府举办工作技能培训班,积极创造就业岗位。

此外,外媒普遍关注到中国在脱贫进程中对于新兴技术的运用,大数据、互联网等走进中国农村千家万户,科技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。西班牙《国家报》网站去年10月刊发题为《猕猴桃、大数据、生态发展:中国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秘诀》的报道,介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园,讲述了当地将大数据等技术用于猕猴桃种植与销售情况,认为当地农民脱贫的秘诀在于“将科技革新与生态保护相结合”。德国电视一台“世界明镜”节目关注到直播带货现象。节目称,数字化已悄然缩小中国城乡差距,中国农民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新鲜农产品或地方美食,逐步过上富裕生活。瑞士《新苏黎世报》网站也发表了题为《中国通过直播摆脱贫困》的深度报道,认为互联网发展引起的消费习惯变化,给中国农村地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。报道称, “互联网给中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”。

肯尼亚《旗帜报》发表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阿德希尔·卡文斯的评论文章,认为中国扶贫经验也为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提供了参考,将更好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。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,消除贫困需要正确决策、认真落实和严格监管。中国集中全社会力量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,保证各地区共享发展成果。此外,中国真诚帮助非洲国家等应对贫困挑战。许多国家借鉴中国扶贫经验,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。

来源:近日是不